《小学学什么英才是如此炼成的》汇集了近50位名家回忆各自小学生活历程的文章。名家们用生动的笔墨,传神地描述了他们在独特年代里的小学生活。这类历程在帮助大家理解名家是怎么样成长的同时,更触发了大家深思如今的小学教育大家到底该让孩子在小学学什么?
片段1、玩乐童年
我的小学,其实就没如何好好上学,这倒不是我常旷课、逃学,而是由于我从4岁开始就得了哮喘和支气管炎,以致身体极差,动不动就生病住院,课自然也就时上时不上了。
我在家排名老三,哥哥大我9岁,姐姐大我5岁,他们的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县都是出类拔萃的,可我偏偏学不进任何东西,因怕诱发哮喘,爸爸认定我的任务只有一个字玩!考试量力而行,分数无关紧要。这样这般,我的童年想不快乐都难。天天玩得从早到晚,乐不思归,当时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吃饭、睡觉,觉得那是在浪费玩的时间。有一次,我偷偷回家把闹钟调慢了一个小时,不料姐姐在旁笑得前仰后合,我迷惑一问,才知之前父亲刚把闹钟调快了一小时,目前正好,时间准确了!
我的绘画能力,大家老师从来不及,学校黑板报的画我全包,包含班上的黑板报,还每天有其他班来请的。每次我站在凳子上画板报时,后面一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粉,那份自豪感从此再不可以超越。靠着这一雕虫小技,我结交了不少江湖朋友,有些还比我大不少,那时到大家家来要画的人络绎不绝,我送出一两张画是完全可以让那人给我办不少事的,这在学校里偶尔应对暴力冲突时大为有利。一次,一位父母携带他的孩子来家告状,说我打得他孩子不敢去上学,妈妈好生奇怪,他的孩子高我一头,我如何可能是对手?半天才弄了解,原来是我找了数十人去打他孩子。我当场也争辩了是他先打的我这孩子打架哪个先打哪个是从来也说不了解的,重点是看结果。妈妈在赔礼道歉送走人家之后,对我的作为有一定的一面,她说:孔子说,人要有聚众的本领。孔子说没说过这句话我没考证过,但人要有聚众的本领却成了我常见的座右铭之一。
我上小学时,对分数一向漠不关心,但有一次我留神了刚发回来的考卷,发现我的意思没错,于是跑去找老师理论,原来她之所以判我错,是由于我没照书上的规范答案死记硬背来回答,当时我巧舌如簧,说得老师自己也感觉理亏站不住脚,末了她丢下一句学习不是为了分数扬长而去。这个看法我倒真的赞成,我从来不觉得一个人在他的孩提年代,能背几首唐诗、能认多少数字、能写多少单词、能弹多少乐谱会比童年的快乐要紧。相反,开心的心态更容易唤起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物的感悟,是所谓的想象力超越学识,真的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性格,而不是其他。(作者:张晓岚)
片段2、难写的作文
我的小学生活非常简单,那时念书亦无人辅导,完全靠自己探索,又加之不愿在学习上服输,只有死记硬背了。到了小学三年级,才多少了解一点什么。老师讲课简单极了,无非剖析课文啊总结段意啊什么的,数学也非常浅易,即使是自然之类的科目也多是乏善可陈的,老师讲得也不起劲,由于无人将它放在心上,大概只有语文数学才是主科之故。课外书几乎是没的,更别说去订阅什么报刊了。课外活动也没什么可说的,记不能过去有过专门的体育、音乐老师,所谓体育有些不过是跑步而已。
说起作文,那时时尚着一册作文选,我看的还是叔叔买来的,时常翻阅,什么都感觉非常新奇。所谓作文选,基本上是讴歌现代化、学习雷锋的内容,即使是写一丛植物,也是阳光明媚的。不少文章看起来都非常雷同,不管用拟人还是比喻来写,都需要留一个光明的尾巴,那时还不了解这是要上升到肯定的高度就是文章的升华。老师布置的作文也都与此类似,常常令我烦恼不已,毕竟大家的生活跟作文选上的相距太远,没直观或间接的经验,看起来都是那样回事,即使是触类旁通,也很难获得肯定的成效。不管怎么样,作文都没大师的天分,好在每次还能勉强及格。也曾记点周记、日记什么的,可每回记不了几次,就舍弃了,毕竟一个小学生的生活极其简单,周而复始的就那些事,记起来也就少了乐趣,恰如诗人王国平的诗句:所有都是往事,所有都是在雪亮的刀刃上行走。
在小学,最大的乐趣还是阅读,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繁体字,竖排本,读来十分艰难,很多字认不全,不过没关系,毕竟有一些话,顺着读下去也就能了解个大概,这样阅读下来,倒也别有味道,到今天想来也是神往的。那时像普通的集镇上,连个书店也没,即使是书摊也难得遇见一个,需等春节时偶尔才会有些。一般要买书的话需步行十多里路,到区上的新华书店才能买到。其实新华书店的书也不多,加上不是开架卖书,只能遥望一眼,再让售货员拿过来,不要的话,还要吃售货员的一顿白眼。记得我买到的第一本书是《民间故事选》之类的书,但整个小学阶段我买的书极少,顶多十几册而已。(作者:朱晓剑)